粒子的研究进度。
比上次他刚来时更进一步,已然摸到涉粒子的边缘。
为了对抗镭,人类穷尽了一切智慧与灵感。
但一次又一次的挣扎只能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绝望,人们甚至不得不试图从废旧的史料里找寻那如同灵犀一指,难以捉摸的灵感。
学者们试图分析人类史上每一位用灵感点燃文明道路的天才、怪才、鬼才……
从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莱布尼茨、门捷列夫到爱因斯坦、特斯拉、陈锋、赖恩,再到弗兰奇、赖闻明、谢尔盖……
人们试图从这些伟大的古人迸发灵感的过程中,找寻到蛛丝马迹,然后燃烧自己的智慧与模仿众多古代先辈,激发出属于自己的灵感。
但他们失败了。
虽然科技依然一直在进步,但却循规蹈矩,沿着固定的道路往前走,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尽头。
可每个人都知道,镭也控制了很多人,并且镭自身的逻辑与运算能力强悍得不可理喻。
如果大家都沿着同一条路前行,最后必然是镭先抵达终点。
三十年前,董山终于用完全不合逻辑的方式推理出一个结果。
灵感迸发旷古绝今,预言了入侵者的降临,照耀了文明数百年前进道路的陈锋大师点化《钟蕾》大师,用了四十年光阴创造出《晨风》这首歌。
可以靠一次小小的实验室爆炸,就改变整个木卫四金属结构,奠定了夸克干涉仪原理的疯子怪才弗兰奇中了邪般强行推广《晨风》。
这里面一定有他的道理。
董山带队去了木卫四,现场采集到最清晰与完整的《晨风》音源,带回泰坦研究院进行反编译,随后发现了蹊跷。
“我发现了一首歌。是的,一首歌。它与《晨风》完全呈互相抵消作用。它十分诡异,甚至可以压制情感,无声无息的改变我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