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纵横星空》,他这才从在音乐的海洋中徜徉的状态脱离出来。
“薇薇,解除视野屏障,我看看外面的星空。”
他的住宿舱客厅正靠旗舰外围,拥有最好的星空视野。
随着用来遮挡视野的光幕投影慢慢散去,他看到了外面的场景。
陈锋的客厅落地窗口正朝着太阳的方向。
从这里回望而去,单凭肉眼很难分辨出后方的地球火星木星等行星,只能看见那个隐约带着七彩光晕的拳头大的太阳。
太阳并不刺眼。
原本在宇宙星空中回看太阳,不会呈现出七彩光晕。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笼罩在土星轨道与天王星轨道之间的戴森膜漫射了部分太阳光芒,落到戴森膜之外的人的肉眼里,就有了这般绚烂夺目如同泡沫耀斑的七彩光轮。
陈锋由衷的感叹着。
戴森膜真是了不起的伟大科技。
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五百年前的谢尔盖,还是这么强,那个时候就提出了戴森膜的完整设计理念,并在两百多年后被后人消化完毕,并转化为现实。
在二十一世纪附近的很多科幻作品中,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时常出现戴森球的概念。
但实际上,以太阳系内部的资源,人类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金属与半导体材料去建造足以笼罩太阳的戴森球。
即便材料足够,人类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建造这样庞大的金属构筑物。
那需要的时间不是以年计,而是十万年百万年计。
天才的谢尔盖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艳无比的创意。
既然金属与半导体材料不允许,人类的建设能力也不允许,我们为什么不能用生物的材料?
我们制造一个没有智慧的膜状生命,让它自己长成戴森膜!
原本属于材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