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春回大明朝 > 第五零七章 大清,大清!

第五零七章 大清,大清!(4 / 7)

给他送的少。

金台吉同样每年向杨丰贡献不断。

复州刘家全靠和天津贸易。

……

这些家伙会跟着他和杨丰拼命?

开什么玩笑?

杨丰无非也就是个分田地,可辽东田地又不值钱,因为气候问题辽东亩产低的可怜,关内除了冀东,其他各地基本上都已经做到一年两熟。哪怕顺天府也是冬小麦,然后再种一季杂粮,甚至天津,京城周围水源条件好的都开始种水稻,可辽东再怎么搞也只能种粟和春小麦。尤其是这些年在逐年变冷,产量越来越低,甚至开原一带已经畜牧化,那些土地种粮的收入还不如从关内买粮,这时候随着民兵化的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再加上各地水利建设,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粮价持续下降。

京城这时候一石糙米已经降到了四钱银子。

而江南海运牛庄的米价也只有八钱银子而已。

所以辽东经济已经不靠种田。

渔业,水产加工,采矿冶铁,木材,畜牧业,尤其是畜牧业,因为各地民兵化改造后,耕牛的缺口越来越大,牛价越来越高,辽东各地养牛业越来兴旺。

分田地不重要。

既然分田地不重要,那各地那些将门豪强和杨丰就没有矛盾了。

没有矛盾为什么要跟他拼命?

他们又不是儒生,杨相国又不会对他们秋后算账,关内各地旧卫所将领们都没被秋后算账,甚至如戚家这些还成了新贵,辽东全是这样的,有什么可担心。杨丰真要出山海关,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背刺李家,然后用李家的人头向杨丰献媚,李成梁很清楚这一点。

这种情况下他最明智选择也就是投降了。

不过还是要争取个好价钱。

“令尊是乐浪郡王,我是辽东郡王,何来何以待他之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