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行示威。
一时间,各地游行示威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到北京来,满朝震惊。
民间第一次爆发出如此规模的游行。
顾炎武对崇祯二十一年五月的这一次游行,做了一个非常精炼地总结:意识形态觉醒之后的一次实践。
各地的报纸上刊登了关于这一次游行的新闻,短时间内,在各地引发了热议。
甚至从城里买东西回到下乡的一些人,也坐在村头议论着。
村里的一些老人,则脸红脖子粗地骂着:“那些人太不是东西了!我家里二十年前差点饿死!也不见他们给我们施舍什么,是陛下!是陛下亲自来的陕西!”
进入五月底,游行的趋势甚至南下到南洋。
台北城、台南城、马尼拉、巴达维亚、马六甲城,还有狮子岛,先后都出现了类似的事情,虽然规模远不及大陆,但影响力绝对空前。
许多商人甚至感到害怕。
因为刺杀皇帝的主谋正是上海的一位商人,叫陈志。
他的敏感身份,让商人们感到恐慌。
同时,商人们也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了民众的力量。
于是,许多商人手里高举着《阶级论》,也跟着开始喊道:严惩凶手!
如果说,《阶级论》的发表,已经普及,是对民众一次意识形态的洗礼,那么这一次的大游行,则是对《阶级论》的一次实践。
这里面有好几个阶级,无疑,以陈志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是这一次被批斗的对象。
还有民间的学生写文章大骂这群人是国朝的害虫!
六月初五,一大早崇祯就起床了。
他在自己的健身房里待了两个小时,然后洗了个温水澡。
年龄大了,不像以前那样可以肆无忌惮冲凉。
等洗完澡,才慢慢开始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