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看报纸。
主要讲的是西域发展的未来规划。
周围的人也都在讨论。
如果说以前大家不愿意移民那是正常的,但自从前些年移民后,有些移民偶尔回来,在坊间流传发大财的故事后,大家对移民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有一些人之前的顽固派们,现在也开始商量着,是不是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出去闯荡一把。
祖上好几代都在温饱线上度日,如果这一代出去闯一把,说不定就暴富了。
崇祯一边吃着油条豆浆,一边听着周围人的议论。
商业时代嘛,大量的粮食从海外运输进来,有一些人已经不种地了,就在商社里上班。
部分人对土地的依赖已经慢慢在消失,新的思想,新的人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崇祯问柳如是:“还需要吃点什么吗?”
“公子,我已经吃饱了。”
“走,咱们去招聘栏去看看。”
“公子,为何来招聘栏这里。”
“朝廷在大移民,看看有多少学生愿意出去闯荡的。”
崇祯悄悄跑到招聘栏那里,柳如是看着皇帝卧底在这里,觉得这场面有些好笑。
周围人还是很多的,大多数是来这里找工作的学生。
眼下8月,许多学生6月底卒业后,在学校收拾了一下,便开始在北京城里挑选工作。
如今的北京城,私营商社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冒头。
在朝阳新区,还专门规划的外贸一条街,那里全部是做外贸商品的商社,他们在城外又自己独立的工厂,然后在朝堂新区租着不大的办公场地,主要担任着接待和财务的责任。
不少卒业的大学生选择去了那里。
崇祯看着招聘栏上的内容,不由得感慨,看来稍微放宽民间风险投资,的确对民营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