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张凡必须要做的,作为国家元首,还有一个重要职责,那就是维护政治的风气。
不要做卸磨杀驴的事,至少不要做的太明显,否则上行下效,此风会糜烂的。
“爱卿此去多加保重,时常回京陪朕下下棋。”
“老臣年迈,陛下正是青壮,江山社稷有圣君如斯,老臣也有脸去见神宗皇帝了。”
君臣又唠了一下家常。
吃完饭,韩爌才告退。
韩爌离开之前说道:“陛下,老臣走之前还有一言。”
“爱卿但说无妨。”
“事缓则圆。”
“朕一定会记住爱卿这句话的。”
韩爌当天就离开了北京,他要回山西老家去安享晚年了。
皇帝不会随意动韩爌的人。
换掉韩爌,其实不是韩爌真的犯了错,而是他真的老了,该退休了,接下来各项政策,需要一个激进派。
而韩爌的人,则是各项政策过于激进的制衡者。
这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平衡态。
李岩上台后,陆陆续续开始调整一些政策的执行。
漠北的政策定调后,曾经在元上都城担任知府的杜天健被召回北京,李岩亲自见了这个人。
随后,杜天健被派往北府,开始从北府做准备工作,拟定从北府开始修建一条铁路,直到贝加尔湖南边。
朝堂的争论明显变少了许多。
暂时变得平静下来。
但是这种平静只是极其短暂的。
六月,一份军报放在了崇祯的桌上。
是驻扎在漠北的卢象升写来的军报:罗斯人南下了。
天雄军已经与罗斯人打过一场,取得了胜利。
但是据探子汇报,罗斯人在北海(贝加尔湖)附近修建大规模的城堡,其意图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