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他查阅错别字。
看完这篇不算短的论文,柳如是的思想结构再次被刷新了一遍。
这简直就是可以改变无数人观点的一片论文,是无数人迷茫航行中的灯塔。
现在,在大明朝,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就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一样。
像北京大学那种一流的高等学府,是有专门的经济学专业的。
这门专业的启蒙来自于皇帝撰写的《国富论》。
例如大明皇家银行的行长陈子龙就是北京大学经济学作客教授。
他也写过《银行改变商业》这本书,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但大多都是从宏观层面。
而这片《沿海经济论》却有别于过去的宏观经济学,它是从许多个不同的视角,去阐明经济规律。
例如南京制造局的经营模式,厦门最繁华的茶叶贸易和丝绸贸易,这些更加细化的去阐明的经济规律。
从细化推到沿海贸易这个特殊的领域,让人眼前豁然开朗。
“检查出错字来了吗?”
“嗯,有一些,都改过来了。”
“好,发表到明日的大明日报上,朕要让厦门所有人都能看到它。”
“是。”
第二天一大早,卖报郎就在大街上大喊:号外号外,皇帝陛下发表新闻了!
结果就是早上八点钟之前,报纸全部脱销。
有几个厦门大学的学生在吃早餐的时候买了几份回去了,在学校开始疯传起来。
在民间,哪怕是小作坊的老板也津津有味读起来。
他们第一次读到“边际效益递减、边际成本”这些微观经济学的词语。
什么是边际效益递减?
就是当其他事物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投入增加,增加到一定量的时候,产量增加速度会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