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在大明当暴君 > 第884章 陈圆圆的演出(第三更)

第884章 陈圆圆的演出(第三更)(3 / 5)

代王朝生产力有限,粮食不足,如果大力鼓励民间商人从商,就会天下大乱。

为什么?

商业难道不好吗?

21世纪的中学生都知道商业是好的啊!

当然好!

那个中学生饭的那么饱,他当然知道商业是好的。

如果他连饭都吃不饱,他的国家大多数人见到商人投机取巧赚得盆满钵满,大多数是不是都想发财,都去从商了?

那原本能一天还能吃一碗饭,后来一天只能吃半碗饭了!

所以啊,重农抑商的政策,它是根据时代的生产力来制定的。

那为什么之前的朝代就不禁海?

因为唐宋的广东、福建是很落后的地方,是发配犯人的地方,那里就算把海岸线再给它拉伸个上千里,那里也翻不出浪花来。

但经历了南宋以后,就不同了,南方大力发展,稍不注意就成气候了。

那为什么南宋不在乎粮食危机而大力扶持商业呢?

因为南宋版图小啊,需要养活的人没有那么多,而且南宋占据了秦淮以南,这些地方都特么是产量的大粮仓!

那第二点是什么?

二、到了唐代以后,中国王朝都在做一件事:守内虚外!

什么是守内虚外?

就是防备内部不受控势力的崛起,用各种政策弱化地方的势力。

宋朝如此,明朝中后期也一样如此。

否则地方壮大,就容易出现唐中后期的地方藩镇格局。

而无论是大明的禁海,还是日本的禁海政策,都是从这些方面去出发的。

作为穿越者的张凡,对皇权与地方的博弈,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一旦开海,商业发达,民间必然会崛起一股新势力。

早在张居正时代的隆庆开关,民间许多商人和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