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七年的农产量提高了40%,恰好崇祯七年下半年,是整个体系建立完善的元年,大量的农民获得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开始实践。
这也说明了通过这些办法,的确还能将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上来。
崇祯元年,河南每亩田的产量是3石到4石之间,约360斤到480斤。
而此时此刻宋应星报的这份汇报,每亩产量已经到了700斤,八年时间,不折不可的翻倍了。
农政院这几年,很低调地做事,做了很多事实。
崇祯说道:“依朕看,粮食既然还在增加,其他产业就可以放心大胆去做了,只要有粮食,就能保证温饱了。”
“各地的水泥路、学校、药厂、纺织厂,还有种植业,都可以放心大胆去做。”
崇祯坐在龙椅上,想了想,又说道:“以河南省为例,每亩田产量700斤,一口之家有五亩田,一年产粮3500斤,按照朝廷的农税,每亩征税4斤,五亩田就是20斤。剩余的完全足够一家吃,甚至还有许多剩余可以拿出来卖。”
“现在开封府的粮价是0.4两每石,依朕看,可以在开封施行试点废除徭役。”
所有大臣都有些惊讶,要废除徭役?
这事皇帝也不是没有干,自在北京和武昌推出新城新政,就伴随着废除徭役。
为什么推出新城新政要废除徭役?
因为新城新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古代徭役占据了老百姓大量的时间。
废除徭役其实就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不过这是一件风险比较大的事,毕竟朝廷还没有富裕到那种程度,例如开凿水利,有些地方就是找的徭役。
如果现在在开封也试点,是不是意味着在未来的不就,整个河南省都要废除?
如果废除了,官方再要修建什么工程,都必须给工钱,着无疑给地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