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道。
“陛下,如今朝局尚不安定,此番朝会之上,虽然宁阳侯,成安侯等人已经被拿下,但是除了这些领头之人,各部,寺,院,监之中,俱有宵小之辈,欲借太上皇之势,动荡朝局。”
“故臣之愚见,明岁会试之后,可徐图迎回太上皇。”
说到底,王文也不是固执到死的腐儒,他心里清楚,迎回太上皇是迟早的事情。
就像薛瑄所说的,太上皇长久待在迤北,一旦出个什么万一,那么大明和瓦剌就会结成死仇。
到时候无论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还是顺应朝野上下的舆情,都必将重启战端。
大明这几年连年用兵,早已经不堪重负,着实不能再继续开战了。
尤其是更不可能,再主动掀起战争。
类似太宗之时,千里奔袭,大军深入蒙古腹地这种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
所以,太上皇是必须要接回来的。
但是,必须迎回和立刻迎回是两回事。
前些日子,俞士悦到他府上,说是受了于谦的嘱咐,跟他谈到有人想要趁着正旦闹乱子,图谋在现在迎回太上皇,王文便起了警惕。
为此,他和俞士悦推演了不少应对之策,才能在朝堂上和萧维祯等人分庭抗礼。
但是王文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帮人暗中牵连了这么多。
勋贵,外戚,文臣,都有人牵涉其中。
既然如此,那么太上皇就更不能在现在回来了。
这么一股庞大的力量,却不能完全忠于当今天子。
一旦太上皇归来,朝中局势必将进一步分裂,到时候两股势力相互对抗,朝堂之上将会变得无比复杂。
所以王文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天子会遣使前往瓦剌。
沉吟片刻,王文开口道。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