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尚书是个聪明人,他才不会当这个出头鸟去跟皇帝对着干,相反的,他还给天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修改意见。
譬如说,拉长了选秀的间隔,减少了每次选秀的人数,以便于让群臣更能接受。
朱祁钰考虑过后,便同意了,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份典制。
按照这个来算,从天子十五岁大婚选秀开始,每隔八年选一次,到四十停选,也就是共选四次。
每次选五到八人,那么后妃的人数,差不多会控制在二十到三十人左右。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数字在大明的皇帝当中,算是一个比正常稍多一点的数字,但是总的来说,也不算太多。
虽然大明有不少专情的皇帝。
但是实际上,除了朱祐樘,朱厚照这对倒霉父子,以及朱由检,朱由校这对倒霉兄弟以外,大明天子的后妃数量基本都维持在十五到二十个左右。
就连专宠万氏的朱祁钰他大侄儿,以及专宠郑氏闹出国本之争的万历皇帝,后宫人数也各有十八九个。
至于后妃最多的皇帝,当属“潜心修道”的嘉靖皇帝。
他一共有八十多位妃嫔!
当时看的朱祁钰无语的紧,这么多后妃,怪不得要嗑丹药强身健体……
往常没有选秀的时候,这些后妃大多数来自于宦官和教坊司的进献,然后便是天子临幸宫女。
所以事实上,太祖定下的良家女子为妃,就是个摆设。
因为大明只有天子大婚时的一次选秀,所以也就只有那一次会起作用。
而且更多时候,它是抑上不抑下。
说白了,这一条规定,通常是用来限制后妃的出身不能太高。
但是对于低到什么程度,老大人们就不管了。
无论你是犯官女子,平民百姓,还是娼妓乐人,天子只要喜欢,爱纳就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