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隋第三世 > 第153章:和约(求收藏推荐)

第153章:和约(求收藏推荐)(3 / 5)

不是打梁师都么?怎么又去关中打李渊了?”

“李靖和房玄龄太厉害了,不仅打了梁师都,顺带着收拾了李渊一番,都差点把关中打下来了!李渊怕了、怂了,赔偿了我们巨额财产,还把李秀宁也塞了过来……”

房玄龄全权代表自己与李渊谈判,半个月前,即八月三十日,房玄龄与刘文静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立刻斩杀白马立盟,世称渭水之盟……汗!

这一份和平协议是在唐朝大让步中达成的,不仅把平阳公主李秀宁许配给杨侗为侧妃,还倾尽国库奇珍异宝、名人字画、黄金两百万两、纯铜百万斤以赔偿,当然了,这赔偿的名义则是美其名曰:李秀宁的嫁妆,这一点当然没有写一协议上,只是作为双方高层的共识。

之后双方承诺放弃敌视关系,承认彼此的疆域,一年内保证自己军队不踏入对方领地,此外又约定了二十八项条款,而隋朝仅是退出北地、京兆二郡,不再干涉李唐与薛举之间的纷争,但也明确要求李唐在半年内不得进攻薛举,写在明面上的条件是李唐付出三百万石粮食。此外,李唐又花白银六百万两购买了战略要地上郡,全郡百姓则归大隋所有,被迁移到朔方!至于四万余名俘虏则被大隋移去会宁郡开矿五年,之后归还李唐。

协议一式两份,由李唐太子李建成和大隋秦王杨侗为最高确认人签字,十天前,杨侗在和解协议上盖印并签了字.

自此,隋唐正式讲和,各自调整兵力部署,李唐将部署在关中北部的十万大军调去扶风,另外冯翊郡的五万兵力也撤入京兆。

在军事方面,隋朝也做出了相对的让步,驻扎在河东郡的八万兵力降到四万,全部部署到河内汲郡澶渊,同时将与唐朝接壤的延安郡驻军削减为一万,关内道都督府设于盐川五原县,雕阴、武威、会安各自驻军两万,剩余八万大军暂时于朔方屯田。

而安定郡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