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频繁的往来,在极大程度上开阔了大唐子的视野,思想是空前的解放。
后世之人无不羡慕大唐王朝,无论是国力和思想的开放程度,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的。
百姓思想的开放,对于“男尊女卑”的观念轻量化,对于当时社会绝对可称得上奇迹。
无论是见证者还是后来人,大唐王朝之所以被人相赠,一切都得意于李牧尘的改革。
结合帝国实际情况,融合了现代思想,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胆尝试。
当然了,效果也是出奇的好,大唐的迅速发展,让无数人成为了世界人为之魂牵梦绕的地方。
当时,长安的居住人口多达五百万人,而整个大唐帝国也不过是数千万人。
仅仅是一个长安城,完全能够代表一个盛唐。
当然了,怀柔之术当之,法度亦不可荒废。李牧尘朝堂上不止一次提及,他言语道:“故天下大治,非律法所不能弃之;儒学之道乃国之基础,法学之道乃固国之根本也。”
“始皇重法轻儒,此举不可取;汉武重儒轻法,创一代盛世,可叹晚年贪官者并起,天下再生荼毒之象,亦不可取。”
“唯法、儒并行,方可天下而立,先皇将儒法融合一处,使天下而久治也,其留存于后世的伟大瑰宝莫过于《贞观律》,朕要秉承先帝遗志,完善旧法,以革除弊端。”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最直观的表现,便是法律的完备。李牧尘深谙其理,才会不惜话费大量的时间,修正律法。
于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就此展开。
永徽二年,李牧尘命褚遂良领衔,以《贞观律》为蓝本,修订并颁布了《永徽律》。稍后,鉴于当时中央和地方在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李牧尘又下令对《永徽律》逐条逐句进行统一而详细的解释。这些内容称为“律疏”,附于律文之下,于永徽四年颁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