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想着就是怎么多招揽客户,怎么把店铺经营好。”
夏景行笑了笑,看得出张永对他有很强的防备心理,故意藏拙。
张永虽然是苦出身,文化也不高,但能打造出模式独特的海底捞,眼下还在全国开了十几家分店,怎么可能对未来没有规划。
他看过惊蛰基金搜集递交上来的资料,结论就是,张永是个极其有主见、有规划的人。
1994年,在川省拖拉机厂干了6年电焊工的张永支起了四张桌子,比何永慧多一张桌子,开始卖麻辣烫,后面转为火锅店。
最开始开火锅店的时候,张永甚至不知道毛肚是什么东西,还不会炒料。
但他学习能力和悟性很强,知道自家火锅店味道不具备优势,就每天凌晨去市场买最新鲜的食材,把服务态度做好,把上菜速度加快,甚至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鞋……
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张永和员工都二话不说去帮忙。
这样做了几年之后,海底捞在简州已经是家喻户晓。
可以说,海底捞的服务,在张永开设第一家店的时候,就已经成功打造了出来,后面只是在不断完善而已。
1999年,张永不顾妻子、合伙人反对,跟人合伙在长安开了第一家分店。
但开业头几个月连续亏损,眼看就要把之前辛苦积攒下来的老本赔个精光,危急关头,张永果断要求合伙人撤资,委托得力助手杨小丽全权负责,重拾海底捞的核心理念——服务高于一切。
短短两个月时间,长安海底捞分店就奇迹般地扭亏为盈。
这也再次给了张永信心,同时获得了财富密码——服务高于一切。
非典的时候,餐饮行业陷入低谷,海底捞还发明了火锅外卖:将传统的煤气罐更换为轻便的电磁炉,前一天送餐,第二天再去取回电磁炉。
2004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