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将海关等税,划给了户部,又任户部建立太仓银库,可以说而今,内外钱粮经纬分明,朝廷所入十之七入户部,十之三入大内。朕更是没有动用过户部一笔钱粮用于大内。”
“宫中但有赏赐,具出内承运库。”
“朕的内承运库,也不是金山银山,今日免矿税,明日又不知道要免什么的,是不是各地供奉,江南织造,通通免了才好,让朕与太后喝西北风去?”
杨溥面对朱祁镇也只能说:“陛下所言甚是。”
在这方面,朱祁镇做的很好。
朱祁镇在朝廷之上做事,自然是大手大脚,但是在宫中却很少有兴事之举,整个紫禁城之中,进入正统以来,最多是恢复太宗年间的旧制。从来没有新建殿宇,最多是建立几个农场,一两个小亭子。
大内真正的花费大头,还是娶皇后,还有太皇太后的丧事上。
但是这样的大事,其实也是国事。即便朱祁镇想要节俭,朝廷大臣也不会让,不能失天朝的体面。
虽然朱祁镇的节俭,与普通百姓理解的紧衣节食不一样。但是比起有些皇帝已经相当不错,最少朱祁镇没有造佛寺。大内每年都有结余。
在杨溥看来,却是不错,甚至比宣宗皇帝要好一点。
宣宗皇帝可是一个大手笔的文艺皇帝。
朱祁镇说道:“那么先生还想让朕怎么样?”
杨溥说道:“以臣之见,不如让地方府县代为开矿,每年矿税又户部补给大内。陛下以为何如?”
杨溥所言看似不错。
但是朱祁镇很清楚,这钱从户部拔给大内,与朱祁镇从户部调钱又有什么区别?
都是主动权到了别人手中了。
朱祁镇说道:“先生,如果来说这个的,就不用再提了,先生还是早早的去休息吧。”
杨溥立即从朱祁镇的言语之中,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