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所想。
周忱怎么可能不预料到这一点,说道:“陛下,从宣德十年开始,臣记得朝廷已经多次补贴九边粮草,共计白银,估计也有一百多万两了吧。”
朱祁镇对这一件事情,其实也有印象的,说道:“对。”
周忱说道:“陛下,如果开中法可以顺利进行,那么九边的粮食为什么这么紧缺啊?其中定然有情弊。”
朱祁镇听了,也微微皱眉。
说实话,这一件事情朱祁镇心中也有一些怀疑的。
九边有屯田卫所,按道理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又有百姓运输的粮食,北方五省供应九边八百万石,还有开中法,朝廷盐税都补贴进去了。
但是为什么九边的粮食还不够?
“朝廷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供应得起九边将士?”朱祁镇心中不由生出这个想法。
但是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他。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朱祁镇想问,后世历代大明天子都想问,特别是崇祯皇帝,到底多少钱才能养得起关宁铁骑?
谁也回答不了。
朱祁镇问道:“你知道其中有什么情弊?”
周忱说道:“陛下,商人好逸恶劳,怎么会辛苦运粮,盐业暴利,他们宁肯在当地卖粮食,然后卖给军中。”
“自然能得到盐引。”
“只是如此一来,当地的粮价自然被炒起来了。”
朱祁镇第一次听到盐商这样的操作,但是细细想来,也就明白了,这是必然,指望商人为国防效力。
真是开玩笑。
既然运粮辛苦,就直接卖粮便是了。
只是如此一来,九边的粮价高了,百姓吃不起。而九边大多数百姓,都是士卒的家属,如此一来九边财政压力就大增了,朝廷发下的饷银就不够用了。
对大明朝廷来说,根本没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