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并说将来有了皇子,也在大本堂之中读书。”
“想来,各级勋贵子弟。乃至藩王世子都能到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人,我不觉得他们能学习到什么东西。不过如果再加上武学,张辅所建议的武学,作为大本堂下级学校,其中每届的佼佼者,都能进入大本堂读书。”
“想来会很吸引人吧。”
朱祁镇随即又想道:“文官大抵不会愿意的。”
朱祁镇接受的是经筵教育。刚刚开始未必知道,但是时间长了,他也慢慢的行明白了,经筵教育,本来就是文臣想要影响皇帝的重要环节。
杨士奇等人,决计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得到的利益。
“不过,还好有襄王在。”朱祁镇心中暗道:“襄王之事,真是一个好借口啊?”
大本堂的制度,朱祁镇细细看来,感觉未必不是太祖留下制衡藩王的一个手段,将藩王的儿子都留在京师教育。
有质子的感觉,当然也想让这些藩王世子教育的心向中央。
而今襄王再度拥有兵权,朱祁镇提议让襄王的几个儿子,来京师上学。满朝文武估计都赞成,襄王自己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至于其他的私货,一点点的添加也不迟。
朱祁镇心中有了成算。
就立即想怎么执行。
他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皇太后。
任何关于襄王的事情,绕过太皇太后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怎么说服太皇太后?
朱祁镇一时间没有明白,他将张辅的奏疏揣在怀里,大步向慈宁宫之中走去了。
还没有到慈宁宫,就听道慈宁宫之中,人声鼎沸,似乎有不少人都在。一时间朱祁镇有些疑惑,太皇太后谈不上好静。但是慈宁宫之地,也不是任何人敢大声说话的地方。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