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四射,似乎是大战之前的互相试探。
“太皇太后与圣上驾到。”王振手拿拂尘,首先从后面出来,扯着公鸭嗓子,高喊一声。
随即两边文武大臣,立即起身行礼道:“臣某某,拜见太皇太后,拜见陛下。”
朱祁镇搀扶着太皇太后,先让太皇太后在上首西侧坐定,然后才回到东侧坐定,说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谢太皇太后。”这些大臣才一一起身落座。
这边刚刚落座,王文就出列说道:“太皇太后,陛下,故英国公世子张忠遗折,在北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的,扰乱视听,臣请陛下亲自裁定,以定人心。”
朱祁镇听了,眼睛微微扫过,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心中暗道:“王文急了。”
从整个这一件事情上,朱祁镇都嗅到仓促的意味。
因为朱祁镇仅仅是放出风声。
张忠遗折,在北京城中被传开。各方表现不一样,而作为舆论主体的官员士子,居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这自然是武勋集团在背后用力了。
而王文想请杨士奇等说话的时候,杨士奇却立场含糊,不给一个痛快话。这样一来,才让王文坐不住了。
其实大明前期与后期不同,最少在这个时候,朝廷上的部堂一级的高官,都不受舆情影响。北京士林的风向,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王文认为,最有把握的事情。却也把握不住。让他有些等不下去了。
否则等勋贵集团集体行动,搞定大部分官员,说不定,在朝堂之上也争不过了。
对这个时代来说,勋贵集团还没有靠边站,而是朝廷之上的庞然大物。不论多重视都不为过。
王文思来想去,决定将这一件事情,摊开在台面上说。
如果以王文等人反对者,能够在舆情之中,占据上风。这一件事情,先放放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