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祁镇对这一点没有多少了解,却不知道后世的煤都是经过层层加工,才造成煤球的。这种原煤烧起来烟大,本就是常事。
朱祁镇自己用的煤,也是下面人不知道如何筛选出来的,其实所耗费的功夫,未必比木炭小。
这一点却不是朱祁镇所知道的。
朱祁镇说道:“从门头沟到城中一路上,先用船,后用车,很是不便,能不能直接从门头沟拉煤入京。”
阮安毕恭毕敬的说道:“陛下有意如此,奴婢这就去办?”
朱祁镇止住,说道:“其实朕不关注这区区小事,只是朕读书有事不明,秦代的驰道倒是是什么样的道路?”
阮安说道:“陛下不知道,奴婢自然不知道了?”
朱祁镇说道:“阮公乃是我朝营造大家,这事情自然要请教阮公了,似乎秦人的驰道,乃是马拉着马车在在连续不断的轨道上奔驰?朕想请阮公想想,看看能不能再门头沟与京师之间,修建一道驰道。让朕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
阮安立即说道:“奴婢遵旨。请陛下放心,奴婢定然将这一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只是,奴婢未必能造出秦时的驰道,只能按陛下的说法来办。”
朱祁镇说道:“无妨,无妨,不过朕的一时兴趣而已。阮公先办着看。”
“是。”阮安说道。
朱祁镇不做声色的将阮安打发走。等阮安走后,这才长出一口气。
自从那一次被太皇太后教训了,朱祁镇学乖了。对外面的事情不多插手。宫中的事情也只能查查贪污,处置几个不听话的太监而已。
不过,经过几个月的思考,他觉得该下的伏笔,还是要下的。
比如他想了好长时间,才想起的办法。
如果有人查的话。
自然会查出朱祁镇与王直之间的讲课记录,对秦驰道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