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十年来江南因为繁盛的对外洋贸易,民间经济已经发展至历史上前所未见的鼎盛,乃至诞生了“同济会”这样的怪物。
黄锦得知江南的富庶关键得益于对外洋的贸易,这个事情让他震惊不已,在大明的统治者眼中,“商人”、“贸易”等词语素来是不重要,甚至是含有贬义的意味的,他们认为大明以农业立国,商业是那些贪婪狭隘的不法子民干的事情,商贸虽能带来一些利好,但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是弊端远大于利好的,如果任由商贸发展,大明的天下会陷于混乱,所以商贸是必须严厉地打压和遏制的。
黄锦目睹了江南的富庶,同时又目睹了江南商贸的“猖獗”,这无疑让他心中感到有些矛盾,他看到商业贸易创造财富的力量。
但是还有一件让黄锦更加震惊的事情,就是他发现大明这些繁盛的对外贸易其实是由汪直为首的“倭寇”支撑起来的,正是这些朝廷每年耗费巨量粮饷、南直隶军队不断扩军,但仍是怎么剿都剿不灭的“倭寇”,成为了大明对外洋贸易的主要支撑力量,这无疑让黄锦又对这商业贸易创造财富一事多了十分的恶感。
黄锦每每从这“大名”的口中听到“汪直”的名号,他就掩饰不住厌恶地皱一皱眉头,他认为这江南繁盛的商贸是祸乱天下的一个隐忧,或者说已经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明患。
刘赐自然是把黄锦的反应看在了眼里,他在大明的权力中心泡了这些时日,已然是大致了解这些统治者们的心思,这些统治者只求天下安定,并没有谋划拓展的心思,尤其是谋划向外洋拓展,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天方夜谭一般。
这场各怀心思的交谈只有黄锦、刘赐和这位“大名”参与,谈了有一个时辰,那位“大名”出去小解了,只剩下刘赐和黄锦两个人,刘赐看着黄锦,两人大眼睛瞪着小眼睛,各自盘算着心思。
黄锦开口笑道:“你可知这日本人是谁介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