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有过目不忘的天赋,所以有“神童”之名。
苏金水说完了,问道:“听明白了吗?”
刘赐说道:“都记下了,我会禀告康妃娘娘的。”
苏金水看着刘赐镇定的样子,笑道:“挺机灵啊,看来读过几年书。”
刘赐来之前还担心苏金水不搭理他,套不出什么话来,没想到苏金水对他还挺热情,这就最好不过了。
刘赐回答道:“苏公公明察,上过几年私塾。”
苏金水问道:“听说你是司礼监的祖宗引荐进来的?”
刘赐答道:“公公明察,小坤子家里穷,听说乡里有个远亲在宫里当差,就七拐八弯地托了关系,求了那远亲引荐小坤子进宫,可耗了不少银钱呢,和那远亲素未谋面,进了宫才知道是司礼监的祖宗,祖宗也不太搭理小坤子,我瞎撞着就去春禧宫,去了才知道春禧宫里面竟没有一个公公,小坤子倒成了孤家寡人了。”
刘赐这话答得巧妙,一则撇清了和司礼监公公的关系,二则表示自己孤家寡人,间接地和苏金水套近乎。
苏金水城府极深,如何听不明白刘赐的话?
他冷笑道:“‘孤家寡人’,也是你能说自个儿的吗?”
刘赐一惊,忙说道:“小坤子该死!小坤子胡言乱语,该打板子!”
苏金水的脸色又缓和下来,笑道:“板子也不是你想挨就能挨的,你机灵则机灵,但记着,进了宫,守规矩才是最紧要的。”
刘赐忙说道:“小坤子谨记公公教诲!”
琴儿在一旁听着刘赐和苏金水这一通话,早已经听得懵了,她心思单纯,压根听不明白这些话的意味。
苏金水又叹道:“这几年宫里进不了几个新人,像你这般机灵的新人更是没处找。”
说罢,苏金水看了看四周,太监们纷纷应和:“是啊,这几年压根找不到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