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特别多?”
“老丈不知?”那店家笑道:“这不即将秋闱了么,全国的读书人都来了庐州,庐州今年与长安一般,开了三门考试。明经科、进士科和理工科,往年进士科和明经科二八分,今年开始据说从庐州开始三科都一样了,好像理工科人数还要多一些,一家能占到五成呢。”
“哦?”丁相好奇的问道:“为何理工科如此多人?”
“老丈一看便是商人,不知也是人之常情。这明经科本就是那高门大户包下的,进士科呢也是家境富庶者才能高中,唯独这理工科是谁都能考的,又不用名帖又不用教贴,虽然难但总归不会遭人欺负了。今年第一年,不少人都是来试试看的,还有些是有真材实料来考试的。所以人自然便多了,可是要多谢宋大人了,如今这寒门庶人可都是对宋大人感恩戴德呢。”
“哪个宋大人?”
“嗨,还能是哪个?就是这新城的救星宋北云宋大人呗,听闻他正因为民请命之事被拿了,我听不少学子说等考完试定要上京去为宋大人发声。”
店家长期在这里干活,听的多了自然也就是消息灵通,而当他提到宋北云时,宋北云本人就在旁边摇头晃脑得意非凡。
“老夫知道了,去弄些吃食来吧,来点庐州有特色的。”
“好叻,客官您稍等。”
店家走后,丁相看向宋北云:“你看你那得意的样子,心事就不能掩盖掩盖?”
“这有什么好掩盖的。”宋北云脸上都笑开了花:“这不就是我要的结果么。从长安开始,逐渐遍布全国。打破教育的垄断壁垒,中国何愁不强?”
“你总说这垄断垄断,到底这垄断之处在哪里?”
宋北云用手指在茶水里沾了沾水,并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圈:“大的是明经科,小的是进士科。丁相就是明经科来的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