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众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登基大诏,将其展开。
“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起,华夏传承至今已有五千年有余。
………
朕虽无德,亦有满腔热血,朕许天下安定,国泰民安。若违此誓,天下共诛之!
今开国,国号华夏,年号启元………
钦此!”
当刘文众最后一句话落下时,下面的百官全都三叩九拜,大呼万岁。
“奏乐!”刘文众大喊一声。
就在这时,编钟的声音响了起来。
编钟是天子之音,凡开国大事,皆用编钟鸣奏。
编钟位于百官的两侧,声音洪亮,在天坛前面的广场上不停的传荡着。
汤若望站在文官的最后面,他看着前方人影有些模糊的赵文,脸上满是复杂的表情。
“礼成,回宫!”刘文众将登基大诏收起,大喊一声。
赵文从天坛上走下,来到了车架前,又牵着李小颖的手坐上了车架。
当皇帝的仪仗开始离去时,文武百官全都跟随在赵文的身后。
这个时候,登基大典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还要祭奠祖宗,在皇宫那里,还有阅兵仪式以及宴席。
阅兵仪式是赵文特意加上去的。
此时的皇宫宫门已经打开,在祭奠完祖宗之后,赵文的车架在金甲武士的簇拥下走进了皇宫。
在寝宫中,赵文将身上的冕服换成了龙袍,随后又带着李小颖出现在皇宫正宫门的城墙上。
刘文众等官员簇拥在赵文的周围。
皇宫前面是一个非常大的广场,在广场的最左侧,站着一个个整齐无比的方阵。
正宫门的前面,竖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
在广场的外面,是前来观礼的百姓以及宣镇各地各行各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