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实际带兵,国家肯定需要带兵将领的呀。
宋彬担任上将军就是一个带兵将领的头牌,以汉国制度来排名,地位在国尉之下顺位。
以前……,也就是晋国的卿位制度变更,一般是上一级的“将”或“佐”死了,由下一级的在任者顶上。说白了就是一种顺位递补制。
汉国建立的时间只有六年,解朔是第一名在任上过世的重臣。
新任国尉怎么安排,也许会成为一种“祖制”之类的玩意,再成为后面来安排缺失职位的规则。
吕武希望“顺位递补制”在汉国出现吗?除了王位的继承之外,不可能让官职的变动出现那样的情况。
某一方面来说,没人提出让解平担任国尉,也就是父死子继那一套,其实已经很不春秋了。
春秋讲的就是老父亲担任什么职位(爵位),儿子就会全面继承,还是那种不看儿子能力到底能不能胜任的情况,反正父亲死了儿子就是必须顶上。
“王上。”宋彬现在的心理压力很大,行礼之后说道:“右相可胜任。”
汉国的右相是崔杼。
在这个贵族皆是允文允武的时代,能操持政务就会管理军务,偏科的情况不可避免,只是一般不会太严重。
崔杼比较明显的一个愣神。他着实没有想到会得到宋彬的推荐,回过神来并没有拒绝,反而是产生了期待。
现在这么个年头,大争之世的局面之下,操持民事政务就是一种干苦活累活的工作,涉及到军务则是各种高大上。
现实也是那样,扯到军事会更有存在感,因缘际会建立功劳也比较快捷。
当然,涉及到军事的风险会更大。只是对于曾经的晋国和现在的汉国来说,能管军事就没有贵族愿意完全扑在民事政务上面。
随后,葛存、梁兴、茅坪、卫睿等重臣,他们不是沉默,便是开口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