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会维持三个月没有君主的状态,国内外一切大小事务吕武为主,其余的“卿”为辅,一起进行处理。
在公子彪会继承君位的消息公布之后,关于处置一应叛乱人等的命令也被下达。
而那之前,早就有大军开过去,一家又一家的收拾。
大多数涉事的公族并没有反抗,仅有极少数公族玩了一手垂死挣扎。
不反抗的公族争取的是一个宽大处理,他们得到的下场比玩垂死挣扎的同伴要好上一些,比如还能有一块封地。
反抗的公族没有死全家,只是单独留下的那个后代不但要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某天就该饿死在哪个犄角旮旯了。
吕武与众“卿”进行商议,空出来的封地不再进行分配,将全部转到新君的名下成为直属的食邑。
大家都是大佬级别,连续三年之内干了几次削弱公族的事情,频率太多,削得过狠,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免得吃相太难看了。
新君彪的年纪还小,母亲又是来自不入流的杞国,公族难以依靠之下,他们孤儿寡母将来会怎么样,很是仰仗吕武到底要不要选择做个人。
而吕武不是没想过欺负孤儿寡母上位,思来想去的判断是会很不划算。
明明有那个实力搞秦国来玩名正言顺的“化家为国”,为什么要以臣子的身份干出欺负“孤儿寡母”篡位的事情呢?
看看那些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家伙,不是国祚不长久,就是成事了因为某些原因搞畸形政治。
事实上,但凡有那个硬实力,用得着忌惮什么吗?
凭借硬实力打下的江山,很多事情干起来根本不存在什么忌讳,犯得着顾忌一帮遗老遗少,又或者害怕某个谁有样学样???
一开始就将该清理的家伙全部干掉,开创一个朗朗乾坤,它不香吗?!
好像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