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死亡,才是对世界最好的。”
“那一副名为神州人间的图卷,才不会出现丝毫的驳杂,由生到死都不由自己。”
“你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正确上努力奔跑,而神灵眼中,是只有大体的正确对吗?这样的正确不也是一种悲剧?”
卫渊注视着共工,突有所悟,低吟道:“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天下大安。”
共工深深看着他,道:“这句话……是你说的?”
卫渊回答道:“是老子说的。”
声音顿了顿,卫某人意识到这句话的歧义,沉默了下。
“老子是一个大贤者。”
“…………“
“我是说,老子的名字叫老聃。”
“他是一个古人。”
或许是共工并不知道那两个字的歧义,他没有在意这件事,只是玩味道:
“个体的正确彼此冲突,引发了一生的悲剧;是比幸福美满的一生更好的吗?”
“幸福美满?”
卫渊想了想,然后本能嗤笑了下。
如果去选择最幸福安稳的道路,那么嬴政只会作为秦王,他不会死于东巡;那么老实张角会安安心心在山里面做道人,不顾外面的民生疾苦,他能得道;而刘玄德不会为民而起,阿亮会在琅琊,做他的世家子弟,吟唱春雪秋雨。
于是再无秦始皇的天下一国。
再无那治病救人的大贤良师。
不会有携民渡江的昭烈帝,不会有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这样的美好图卷,卫渊只是想想都觉得背后升起寒意。
他看向共工,道:“你所说的,我觉得很不错,但是那不是神州。”
“要说为什么……人是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