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六本书,其中《武》那一本就是传给戚将军了,隐居了十六年,一直在研究东西,好像说是天文,乐律,地理,兵法什么都厉害,本来想要一辈子老死在隐居的地方,后来为了抗倭,倒是把一辈子的名声都赔上去了。”
“为什么?”
“因为他是走的奸臣严嵩那条路子当了官。”
“朋友劝他说,这个时候出去,抗倭成功了背上喜欢荣华富贵给奸臣卖命的名头,输了的话绝对被推出去顶锅,可是为了抗倭他还是出去了,反正我祖上传下来的说法。”
“他出世之后,直接扭转了战局,倭寇哪儿是这种人物的对手,被按着锤。”
张浩对这历史不是很熟悉,道:“那为什么清名尽毁?”
方封耸了耸肩膀,道:“因为他死了。”
“当时这海边儿缺不了他,又率军交战,又到处巡视,最后又病又累,五十四岁的时候死在了抗倭时的船上,临死的时候,留下过遗言,说这辈子只有三个想法,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不幸落入倭寇手里,为神州尽忠;要么就死在船上。”
“他死之后,当时朝堂上那些大人们嘲讽他,说‘遂不自量,忘其为非有,欲以武功自见,尽暴其短,为天下笑云’,这事情我听了好多次,这句话都会背了,大概就是说,好好的读书人不去做学问,干什么去战场上?累死了吧?”
“这句话还是那位张居正大人写的。”
“那时候大明的那些大人物还真的没什么意思……”
张浩几人听得有些堵,为国为民而死,最后还得被朝堂上的人嘲讽,方封打了个酒嗝儿,指了指那玉石手臂,道:
“不知道这位唐顺之大人是惹了谁的麻烦,反正他死了之后,有人假装探望,结果趁着机会把唐公的头和手臂都给割了下来。”
“最后没法,就找来我的祖先,为他雕刻了玉石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