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个人回到住处楼下,他打开信箱,里面只有一封李昌威的来信。李昌威保持每个月至少给舅舅写一封信,杨文峰也无意识地每个月盼望他的来信。不像两人在一起时的木讷少言的昌威,在信中他总是很“有条有理”的滔滔不绝。虽然昌威的这些“条理”并不符合杨文峰的逻辑,有些还让他觉得难以接受,可他每次都把外甥的来信翻来覆去地看好几遍。渐渐的,昌威这孩子给了他两种截然不同的印象,一种是这孩子太简单,使用了简单的方式思考复杂的社会问题,使用了街边盲流的单纯和简单的眼光扫视神秘莫测的大千世界;另外一种印象则正好相反,他从昌威的信中隐隐感觉到这孩子“真不简单”,不简单得让这个有学问的舅舅都觉得深不见底似的。
上次他给姐姐打了电话,劝说姐姐同意昌威外出打工,他没有告诉姐姐他真实的想法,他其实是想让读了很多书的外甥能用自己的眼睛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回到家,他打开昌威的信。
舅舅:
我又自由啦,你给妈妈打电话还真管用,她同意我外出打工,我现在正和同乡们一起坐在到上海的火车上给你写信。
本来不想坐火车,有点贵,可是这段时间湖北境内到处是下岗工人堵截公路,还有农村一些喊冤的人抬尸体堵路,结果从家乡到武汉的长途车多走了八个小时才到。到武汉后,我们就决定改坐火车。
工人下岗后听说还有几百块钱,当然有的只有一百块,可是这也比我们八九亿农民要好得多呀,我们什么也没有,不是吗?有时我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闹,何不像我们一样背着包袱到处打工去?是谁规定城市的人就一定可以当工人拿工资,农村户口的人就只能背着包到处流浪?这公平吗?农民抬尸体堵路我就有些同情,农民有冤无处伸,有屈无处诉,只有抬着自己被屈死的亲人的尸体才能够引起当局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