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之间,李世民感慨万千,一封讣闻,不止是带给他一个巨大的噩耗,同时还让他看到自己一心培养的储君,终于有了一点振作的迹象。
其实,对于李世民来说,或者是更多的现任皇帝来说,选择接班的太子,考虑更多的只是这个人的治国能力,对于他个人的人品,并不是十分看重。
人品好,当然是一个很好的附加条件,可是,只要理政能力出色,人品差一些,行事放荡一些,也不能算是多么大的问题。
就比如,最简单的,将承乾和他爹李世民做对比,承乾再坏,行事再龌龊,总也不至于做出杀兄及弟的事情。
在放浪形骸和真实的杀人越货之间,谁都会知道,到底谁是真正的恶人。
承乾做的这点恶事,只要他能够收敛自己的行为,努力当好储君,其实都算不上什么重大的问题。
于是,因的这一封信,李世民的老毛病就再次发作了。
对承乾的怜悯,再次在心中泛起,到底是嫡长子,多年的用心栽培,也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若是承乾还可以走上正道,对于李世民来说,将是最好的结果,他又何必将赌注全都押到年幼的雉奴身上。
正是因为这一连串的问题,初到明德宫的李世民,才全然没有游玩的兴趣。
李治看出,父皇因为温彦博的死讯,情绪十分低落,他当然无法探知李世民现在最关切的问题是什么。
那始终盘桓在他的脑海之中的问题,究竟是哪一个。不过,他这人有一个好,对于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强求。
很多事情,他会积极争取,但若是真的不能遂心愿,也可以容忍,并不会就此暴跳如雷,或是彻底翻脸。
李治的性情是温柔和善的,讲究中庸的,并没有那样非此即彼,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种性格的形成,也绝对不是后天塑造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