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额角也隐隐渗出了冷汗来。
皇上问到点子上了:他因急着写折子,想要在恭阿拉反应之前,先让皇上定了罪,故此哪儿还顾得上具体查清那死的十多个人都是谁啊。
那马甲因都是当兵的,门上的官兵倒认识,故此他也只将马甲常洪一人名字写上,也算“撑门面”了。
可是他自然不能当着皇上的面儿说实情,这便想了想,缓缓道,“奴才是觉着马甲乃是为国当差,理应先明确了身份。至于其余十数人么,不过是城外灾民……”
古往今来大灾之年,哪朝哪代没有因为抢米而死的灾民啊?这十几个人是自己为了抢米而不顾一切,不听号令的,死了又能怪谁呢?
皇帝猛然一拍炕桌,“大胆明安!在你眼里,灾民的性命便不是性命?!难道那十数人的性命,都比不上常洪一人的贵重?”
明安吓得一哆嗦,赶忙碰头谢罪,“奴才不是那个意思……奴才是说,这些灾民多是流离失所的,一时也不便细查他们的身份,唯有马甲常洪身份明白,故此奴才在奏折中才只提及常洪一人……其余人等,奴才已经派左翼尉岐山去查了,最迟明日,不,就今晚就能查明了!”
皇帝咬牙盯着明安,“你身为步军统领衙门提督,此事尚未查出眉目来,就这样急着贸然上奏!你这急的是什么?你是急着想让朕因此事要紧而不得不召见你,是不是?好,明安,你此时果然如愿了!”
“可是你到朕面前来当面奏对,你能给朕奏明什么?来来来你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叫朕也知道此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安转了转脖子,“回皇上的话,此事,此事就是因为朝阳门内放米,灾民不顾一切涌进城门抢米,至黄昏该关闭城门之时依旧不肯按时出城,只希冀能更多抢些米去。”
“可是朝阳门历来都有米车进出,那些灾民与米车抢道,本是灾民不守规矩;再者朝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