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有两三百,暗地里还有业务费可以分。
业务费不是平均分配,基本上做到了谁业务做得大,谁业务费分得多。
如陆玉琪、黄道武、王慧、陆惠等等业务能手,一个月结余一两千业务费甚至于更多都不新鲜。
所以三水市买得起商品房的干部、职工越来越多,故而人心安定。
陆玉琪和陆惠特别相信黄瀚,他们家不仅仅在沪城买了房子,在步行街有门面房的产权,还买了一套家园集团的商品房。
因为老宅地方大,八一年翻建过,都是新房子,加上院子,占地面积有五百平方。
院子里有几棵银杏树,有郁郁葱葱的葡萄架,还有金鱼池,所以一家子还是住在老宅,商品房租掉了。
两千年后,银杏价格一跌再跌,已经跌到一分钱利润都没有。
此时截然不同,一斤银杏三四十块还不愁卖,都是外贸公司现金收购用于出口创汇。
记忆中曾经有一段时间,陆瑶家收获的银杏能够买两千多块,要知道那时一年的平均工资都没这么多。
那时有太多人家相亲时发出豪言,我家有十几棵一个小孩抱不过来的银杏树挂果,一辈子吃穿不愁。
然时代发展谁都没法预料,他们哪里会想到三十年后,一分钱收益都没有。
也许有书友要问,自己家结的银杏果子,能有多少成本,哪有可能不赚钱?
嘿嘿!还就真的亏本,因为银杏不是收获了就能卖,要经过处理,这活儿又脏又累还特别伤手。
银杏价格跌到一块多钱一斤,而雇佣一个人干一天这样的活儿,没有两百块很难找得到人,当然亏本。
九零年,原本轨迹这会儿黄瀚根本不认识陆瑶,肯定没来过这里。
然送陆瑶走着巷子里时,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
毕竟黄瀚是和陆瑶恋爱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