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酒厂原本效益一般般,生产的白酒局限于本地市场,而且是低价市场。
三水市人民群众绝大多数喝本地酒,但是并不表示看好将要成立的“芳华酒业”,不肯拿钱入股。
为此钱国栋带着丁厂长来找黄瀚问计。
三水市酒厂的情况黄瀚熟悉,前世今生都熟悉。
前世是因为表哥陶俊在酒厂做了一两年临时工,因为黄道舟只舍得喝本地产的地瓜干酒。
今生当然是因为开“事竟成饭店”时,酒厂看在燃料公司刘经理面子上,给了大力支持,送来三大缸散酒,三个月后结账。
黄瀚一家子都是讲究诚信的人,张芳芬和黄道舟坚决不肯在酒缸里掺一滴水。
没几天“事竟成饭店”的酒地道,比信誉最好的糖烟酒公司坝口门店的还要地道,农村供销社的散装酒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后来发展到农村人上街,特意来“事竟成饭店”买二斤地瓜干酒。
直接导致“事竟成饭店”成为酒厂的销售大户之一。
卖酒虽然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毛利,一天至多赚几块十几块。
但那可是一九八一年,市区的三间一厨才五百块钱,国营工厂的一个二级工一天仅仅赚一块多钱。
黄瀚知道三水市酒厂是三家解放前的老作坊公私合营的,最老的一家可以追溯到满清“康乾盛世”。
时过境迁,想当年,应该是一九八一年。
那时的丁厂长来“事竟成饭店”见面,充满优越性,黄瀚家有求于人矮了三分。
一年后,黄道舟把“液压元件厂”盘活了,开始招兵买马,丁厂长托刘经理说情,使得他的大儿子得到了保管员的好工作。
这时丁厂长在黄道舟面前已经没了优越性,说话时都用上了敬语。
一晃眼快八年了,丁厂长由钱国栋领着,由当上了物资局二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