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承包大明 >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2 / 5)

。现在的问题就是财政问题,但这不是你最擅长的吗?”

如果是太祖和成祖时期,估计就立刻开扁了,毕竟那时候国力强盛,而太祖和成祖也都是狠人,可受不了这窝囊气。

但是到了嘉靖和万历年代,明朝国力日渐衰弱,虽然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对于中原地区而言,敌人永远是在北方。

而那边可真的是化外之地,很难危机到中原地区,再加上如今文官掌权,朝廷就还是希望以和为贵,能不打尽量不打,损失一点也都是睁只眼闭一只眼,正儿八经去打那边,怎么算都不划算,故此就采取绥靖政策。

有好几次都是因为朝廷对此不太重视,打赢了也没有趁胜追击,导致错失良机。

但这并不是说明朝皇帝或者大臣昏庸无能。

毕竟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统治者还是会从政治方面考虑,如果撇开政治,直接考虑胜负,只考虑寸土得失,那就成穷兵黩武。

那边到底太远了,鞭长莫及,统治者很难直接管控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朝廷愿意花钱,但问题是,如果在那边投入过多军费,过度得使用战争去解决问题,那么可能就会在那边出现一个大军阀,朝廷又控制不住,那反而会更具有威胁性。

但凡事都有利弊,明朝一味的妥协,导致这场战争就变成一出狗血言情剧,隔一两年两边就得打一次,关键在于西南地区对于明朝廷,是极其偏远的地方,但是对于东吁王朝,那就是他们腹地,他们肯定希望扩张领土。

这导致这场战争对于两边的利益是完全不对等的。

如果是北方的话,那明朝就是咬着牙,倾尽国力,也得打赢,因为输了就完了,北京就在边上,是没有退路的。

郭淡笑道:“居士只怕是更希望,我能够解决西南的问题吧。”

徐姑姑笑道:“你每一次承包,可都帮朝廷解决不少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