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强一些。
……
日子如流水般滑过,到了宣平十年。
虽是要以战养战,贺袀也不是见部落就打。他派出斥候营,四处搜寻关外部落的行踪。小的部落暂且不管,专挑大一些的部落动手。
第一场仗,就打得干脆利落。一万精兵,剿灭了一个六千人的中等部落。所有男丁被杀得精光,老弱妇孺做了俘虏,送到了关内。
贺祈和贺袀早有默契,立刻增派两千士兵前来,一来补充兵力,二来也有威慑众部落之意。
这一手震慑住了许多小部落。
大军所到之处,所遭遇的抵抗也越来越少。有很多千人左右的小部落,没有抵抗的勇气,直接就投降。
反正到了关内,会圈出牧场,他们能继续放牧。还可以开垦荒地,据说边军还给他们粮种,派人教他们耕种。
时日还短,暂时还没收成。不过,此事一传开,那些生存本就困难的小游牧部落倒是心动了。
他们日子本就过得艰难。养出的牛羊,有大半都要进贡给鞑靼贵族。自己想填饱肚子,颇为不易。现在进关内也有活路。奉大楚天子为尊,也没什么不好嘛!
对了,听说主动投降的部落,可以住在一处。如果是战败被俘的,则会被分到各部落里。
这么一想,倒不如直接投降归顺大楚了。
于是,大军打仗的频率低了不少,送“归顺”的部落进关的次数倒是多了起来。
贺祈每过几个月,就会增派士兵出关。原本的一万大军,去掉死伤的人数,兵力不减反增。
没错,贺祈是派一万士兵出关。不过,他从来没说过不会增派援兵吧!
朝廷众臣:呵呵!
坐在龙椅上的宣平帝一声不吭,显然和贺祈早有默契。
偶尔有不识趣的臣子进言,宣平帝便温声说道:“朕信得过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