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的人就不错了? 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和吃空饷? 其中还有一部分不是战兵。真正能打仗的军队,估计也就一两万。
这种事情? 谁都知道? 朝野上下心里都清楚。从这里面贪污钱的,除了军队之外? 还有文官。
朱由校没想到韩爌居然提出了这件事情,而且还是他亲自来的? 这里面就有点意思了。
朱由校上下打量了一番韩爌? 开始琢磨他是怎么想的。
对于内阁首辅大学士来说,这种事情轻易不参与;即便是参与了,那也是让手下的人先试一试风向,而不是自己跑到皇帝这里来。
这里面就有问题? 朱由校觉得此事不寻常。
难道是想主持军改吗?韩爌还有这个魄力吗?
事实上? 朱由校想的没错,韩爌就是这么想的,他就是想主持军改。这件事情不是韩爌自己想做的,而是他不得不这么做。
现在的机会可不多了。皇帝收拾了这么多人,大明剩下的问题就不多了。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 何况是韩爌这样的聪明人?
陛下这样雄才大略,改革是一定的? 不可能允许这样的脓疮继续给大明放血。
内阁的徐光启一直都是军改的坚定支持者,当年他还没有做大学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练兵? 对朝廷的兵制很不满,希望朝廷能够募兵。
练新兵那两年徐光启安稳了很多? 一方面是因为朱由校在收拾?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朝中比较混乱。
可是现在安稳了八年? 皇帝又突然出手收拾了一大批商人,国家有钱了,政治也稳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军事改革就要开始了。
聪明人已经能够看出这一步了,那么就要未雨绸缪。
而一旦徐光启主持了军事改革,韩爌这个内阁大学士估计就离走不远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