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宗室人口的迅速增加,宗室领取的俸饷总数目巨大,禄米拨给的总数远超出国家各地一年的岁供京师的粮食。
国家也因之背上沉重的负担,如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一百五十二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三百一十二万石;
河南年财政收入为八十四万石,而需要供给王爷的是一百九十二万石;
成都附近州县土地七成都在王府名下。
只要一个省有一个藩王,那么这个省的粮食就不够,百姓就吃不饱肚子,土地也会全都归这些藩王。
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些王爷,而是他们的孩子。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
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不说其他的,大明朝的奉国中尉、辅国中尉数量就足够庞大,这些人每个月都会从朝廷领大量的米粮。
如果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这些人在地方上还大量的侵吞田径用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
他们传承了二百多年,开枝散叶得开出去多少?
一省土地供养一系藩王恐怕都不够。比较有名的蜀中,蜀王一系在蜀中居然占据了蜀中近七成的土地。要知道,那可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所有的百姓全都是蜀王他们家的佃户,蜀王他们的奢靡生活全靠压榨百姓获得。
大明朝一共实封了六十多位亲王,将近一千位郡王。
最多的是周王府,封了七十二位郡王;鲁王府不算多,有二十三位郡王。
这些郡王又不断的生子,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