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有金矿,更有大片适合耕种的平原。占城土地肥沃粮食一年三熟。婆罗洲富源广阔,爪哇岛等岛屿更是盛产价格昂贵的香料。
南洋虽然气候炎热,但不可否认,那里的资源实在太丰富。这些年来,大明气候越来越寒冷,而且天灾越来越多。在农业技术根本得不到本质的发展的现在,以大明的田地已经难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所以才有了各省百姓起义,才有了建奴之乱。
即便能彻底完成均田,以大明现在的人口土地现状,均田之后百姓的日子也不会过的有多好。比如江南,人口多田地少,很多地方均田后人均也不过一两亩田地,这么少的田地,所产的粮食根本就无法吃饱,更不用说过上富裕的生活。
所以,对付天灾最好的办法,便是向海外扩展。占据海外富饶的田地,然后进行大规模的移民。人口少了,田地自然能够养活剩下的人口。
华夏三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口和田地的历史。都说华夏王朝顶多坚持两三百年,然后必然灭亡,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此。
一个王朝成立两三百年后,人口必然繁衍的非常多,田地不够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必然有人会饿死,不甘饿死的话便会铤而走险造反,然后便是战争,便是大乱。
等到大战结束,王朝覆灭,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人口会迅速减少,十不存一乃是常态。人口少了,土地足够养活先有的人口,然后便是治世来临。两三百年一个打轮回,真正原因就在于此。
说什么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固然都是千年一遇的英主,但出现治世的原因全是他们功劳吗?也未必。
文景时,经历了秦末汉初的战争之后,华夏人口急剧减少,文景二帝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只是没有瞎折腾而已,然后便迎来了治世。
贞观之治也差不多,经历了十多年隋末大战,中原的人口十不存一,土地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