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均田释奴?不仅徐孚远,复社其他士子也都是如此,每个士子背后都有一个士绅家族,都有大量的田地,谁会愿意自家田地被平白拿走?没了田地奴仆,他们靠什么保持现在的优裕生活?又有什么条件继续游山玩水、结社空谈?
而复社之所以声势浩大,其背后有吴中士绅的支持,其中以洞庭商帮为代表,自然要代表吴中士绅们的利益,更是不可能赞同均田释奴。
故陈子龙到了苏州以后,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根本找不到多少志同道合者。参加复社集会时也多被群起攻讦,而偏偏此时人人平等理论并不完善,根本辩不过张溥等人。
不过陈子龙并不气馁,他知道想说服复社诸子很难,毕竟张溥等人都熟读经书,知识渊博,善于诡辩之术。而且张溥等人背后都有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利益,让他们放弃自家利益根本不现实。但是除了出身大家族的这些人,苏州更多的是出身普通家庭的士子,还有那些读了几年书科举没任何指望的底层读书人,这些人才是大多数!
只要能说动无数底层读书人支持自己,便是没有复社支持又能如何?
故接下来的时间,陈子龙没有再参加任何集会,而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报社上,雇佣制版工人,采购各种物品,并亲自撰写文章。陈子龙相信只要报纸印制完成,必然能卖遍整个苏州!
苏州人口百万,大部分都是织坊的织工、货栈的力工,是靠卖体力赚钱的工人,是士绅商人家的伙计下人,而城外乡村里最多的是雇农佃户、是士绅地主家的耕奴!
没有奴隶不想翻身当主人,没有雇农不想拥有自己的田地,没有贫寒士子不想得到做官的机会!
在以往,这大部分百姓没有任何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生活的艰难也磨灭了他们任何幻想!他们只能苟活着,每天辛苦工作,只为了能赚取微薄的薪水填饱肚子。劳累一生也置不上半点产业,只能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