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国库调银。那么大明的钱粮都哪里去了?不在朕这里,也不在百姓那里,又去了哪里?
答案很明显,便是进了士绅口袋!士绅们仪仗功名大肆兼并田地,投献、诡寄、飞洒,自己占据大量田地从不交税,把沉重的负担都压在佃户百姓头上。沉重的田租,繁多的劳役,官吏们的勒索,压得百姓们喘不上气,一旦遇到灾年便过不下去,这便是为何这么多百姓造反!
所以在朕看来,这已然是乱世,若是朕和朝廷处理不好,很可能便是末世!
乱世当用重典,对那些贪腐无比的官吏,对那些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士绅,当施以雷霆手段,如此方能挽回民心!这样大明才有希望!”
听了朱由检的长篇大论,曹于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原来在皇帝心中,士绅非但不是大明的根基,反而成了大明的顽疾了啊。
对士绅们的秉性,曹于汴自然也是了解的。整个大明的士绅,就没有不兼并田地的,大明落到现在的情形,若说士绅们无辜,曹于汴也说不出口。
“陛下,官吏中有贪腐者,也有清廉爱民者,不能一概而论,士绅中有巧取豪夺者,也有乐善好施者,当区别对待。”曹于汴只能如此道。
“曹副宪说得对。所以朕早就说过,一切都要有真凭实据,锦衣卫无证据不得抓人,更不准随意抄家。曹副宪,你是左副都御史,以后审讯犯事官员的事情你多多用心。”朱由检道。
曹于汴深深的叹了口气,他自然是用心的,整日的审案几乎连轴转。然而送来的犯事官吏实在太多,他每日审理的案子根本赶不上抓捕的数目,以至于他所有的精力都被此事牵扯住,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再管其他的。
虽然知道官吏们贪婪本性,知道士绅们兼并田地的现实,曹于汴还是不得不为他们说话,因为他也是士绅们的一员啊!
......
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