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是你的!”
刘青山从兜里抓出来一把糖,还有两罐健力宝,对这个另类师弟,算是够意思了。
哑巴爷爷也笑呵呵地迎出来,刘青山给师父带回来的是两瓶茅台酒。
早饭就在木刻楞这边,陪着师父吃的,煮得大米粥,贴饼子,再加上几样咸菜,简单而温馨。
从山上回来,刘青山在村里先转了一圈,最后转到了场院。
老远就看到好几堆金灿灿的稻谷,旁边还有机器轰鸣,二彪子正领着一伙人,在这给水稻脱壳呢。
看到刘青山,他就扯嗓子喊:“三凤,刚才县里粮库来了一位许主任,说是要收购咱们的稻米,嘻嘻,一斤水稻换一斤白面,咱们这次赚大了!”
因为噪音太大,不大声喊话,根本就听不见。
水稻亩产八百斤,小麦现在的亩产,现在却只有四百斤左右,这样看来,确实是占了大便宜。
同等面积的水田,就比旱田种植小麦,收入翻了一番,也难怪二彪子这么兴奋。
可是刘青山却不这么看,当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种植的小麦可不少。
现在农村的家家户户,已经不像原来,过年才能吃到白面。
起码一周吃上一顿面食,还是没问题的。
而大米呢,因为当地不出产,所以还没有进入普通百姓的餐桌。
物以稀为贵,大米的价格,应该远远高出小麦才对。
更何况,他们夹皮沟出产的稻米,那质量是杠杠滴,价格不高点的话,都对不起这么好的大米。
刘青山抓了一把刚脱壳的稻米,乐呵呵地说:“二彪子,你说咱们的大米,是不是也得取个名字?”
“那就叫夹皮沟一号咋样?”
二彪子显然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立即脱口而出。
刘青山不由得眨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