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发上站起,深深看了一眼站在面前的儿子:“走吧,跟我出去一趟。”
……
虎平涛跟着父亲,一路来到了军区资料部门的对外宣传室。
这是一个占地面积两百多平米的大房间。雪白的墙上挂着军内宣传资料,从南昌起义到建国后的自卫反击战都有。主要是人物图片,还有相关的介绍。
大厅里陈列着很多旧物,从红军时期的军号、步枪、碗碟,到jf区时代票据、刺刀、军装,直到现在的军衔标示,以及近年来军区比武排名成绩,多达数百件。柜子和桌上有玻璃罩隔灰,擦抹的干干净净。
这里对外开往,任何人都可以进来。附近的学校也把这里当做第二课堂,经常有学生过来参观。
虎平涛来过这里不止一次。
虎崇先站在二号陈列柜前,久久注视着放在白色平板上的一顶旧军帽、一个旧水壶,还有一个明显被火烧过,表面斑驳的五角星帽徽。
“还记得小时候我让你看的那本书吗?”虎崇先没有转身,虽是问句,语气却很严肃。
虎平涛认真地回答:“记得,《高山下的花环》。”
那是他少儿时代的启蒙读物之一。
“你长大了,有些话我们可以好好谈谈。”
虎崇先缓缓转过身,注视着儿子的目光很复杂。有期待,有责备,也有不满和焦虑:“你怎么看赵蒙生这个人?”
(注:赵蒙生,《高山下的花环》主角。)
虎平涛微微一怔,年轻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父亲会提出这个问题。一时间不知所措,各种念头纷扰。看着身穿军服神情严肃的父亲,再看看陈列柜里那些被打上久远时间烙印的遗物,虎平涛隐隐感觉抓住了某种要点,只是在父亲的威严气势压迫下,竟有些难以启齿,说不出话来。
“那是个特殊的年代。赵蒙生代表了一类特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