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日月永在 > 第五百八十六章:裁军(中)

第五百八十六章:裁军(中)(3 / 5)

刘瑾、魏忠贤。

养子曹嵩也是沾了这个光,年纪轻轻一路飞黄腾达,而灵帝继位,十常侍张让、赵忠等人亦全力在汉灵帝面前说曹腾的好话,让其先任九卿、后列三公。

论家势之显赫,曹操可一点不比袁绍差。

这一点看对待十常侍的态度足见端倪,袁绍对于十常侍那是毕恭毕敬,而曹操说甩脸就甩脸。

因为十常侍当年起身的时候,可都是曹操祖父一手带出来的。

汉末诸侯混战,说到底就是贵族门阀之间的斗争,平民阶级出身的哪个有资格掺和进去。

黄巾起义失败了,勇冠三军的吕布丧身了。

曾经坐拥几十万西凉精骑,横推天下无敌手的董卓也一样失败了。

还不是泥腿子出身。

举孝廉这一历史制度固化了汉末的门阀地位,使得权力始终在最上层阶级流转,也增强了门阀对国家权力的掌控,继而进化成为了更恶劣的九品中正制。

政治内卷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比起赵宋王朝的共天下,两晋的皇帝那才是实打实蜡像泥人。

五胡乱华,毁灭了这一切。

而第一个破除政治内卷化制度的大家都知道,隋炀帝杨广的科举制。

事实上压根一次科举都没推行,杨广就被推翻了。

唐朝亦没有全面科举,施行的仍是双轨制,其表现形态为通榜与行卷。

同样是参加科举,但哪些考生的考卷可以上榜,可以供录取参考,完全取决于考生的‘名望’、‘名德’,至于这所谓的名望名德,自然是当时在朝的大臣和地方的公卿贤达说了算的。

推荐你就说明你有,没有也有,不推荐你就没有,你连敲门进屋的资格都没有,考卷做的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等到唐后期,科举制名存实亡,朝堂录官亦多是推荐出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