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中秋,内阁上下总算松了口气。
建文二年庚辰科的殿试终于要开始了。
殿试,又称御前对试,考策文,考题由皇帝亲拟或会同内阁六部拟定,时间上一般是在会试结束放榜后召开,即三月下旬与四月上旬期间。
庚辰科殿试本来初定的时间就是四月初,考题也都已经拟好:“古今礼议”。
结果好死不死的赶在这个时候,堂堂礼部尚书郑沂谋逆案发,这个礼议的考题就成了一个笑话,内阁不得不抓紧重拟,好容易等到反诗案盖棺定论,朱允炆又要大婚纳妃,朝廷上下只好捏着鼻子操办皇帝的婚事。
朱允炆不拿殿试当回事,那就有的拖了,结果就是作为考学最高层级的殿试,在建文二年生生拖过了中秋节。
这一次内阁学聪明了,他们拟定了一个皇帝无法拒绝的考题:
“议西南诸国是。”
解缙拿着参试的贡生名单走进乾清宫,连着殿试考题一起呈到了朱允炆的御前,直接把朱允炆看懵了。
说实话,当朱允炆看到这个考题之后,直接就乐了出来。这个考题,内阁和六部算是拉下脸皮,号召全天下的士子来拍他这个皇帝的马屁了。
为什么说这个考题是在拍朱允炆的马屁?
因为考题中写的“国是”而非“国事”。
这可不是错别字,‘是’和‘事’为两个概念。
‘事’为事情。‘国事’即国家的事情,可大可小,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也可以是尚未发生的,大概意思就是皇帝心里对处理西南还没有谱,大家伙一起来出出主意,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是’为是非。‘国是’即已经定下的国家大事、政策,议论的主要内容是对正在发生和进行的政策评论是非对错。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变法,触及文人阶级利益,宋神宗问大家伙:“变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