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已在桃都山飞升二十余年,不在人间了。
作为市井传说中的“墨仙人”,经常有人向潘谷求墨。作为一个制墨之人,潘谷平生最大的乐趣,便是看到自己的墨化为佳作。当年,他耗费十二年精力,为希夷山的《五圣千宮图》制出颜料墨品。此事足以留名史传,本是他毕生最引以为傲的事,直到二十余年前的辛园雅集中,他见到了画圣。可惜的是,当年辛园一晤过后,再次听到画圣的消息,便是他已在桃都山霞举飞升了。
“还记得当年辛园雅集,苏绛真曾夸赞潘翁‘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当年辛园雅集里名士如云,不过如今这回,就只剩你我两个老朽咯。”唐驸马笑呵呵地将潘谷引过积玉山。
潘谷带着随侍的童子,笑道:“年轻人的雅集,老夫来凑热闹,颇有些不合时宜。只望如今的年轻人,还看得上我做的墨,若能促成一两篇佳作,便算不枉此行了。”
唐先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的年轻人风采比之我辈犹有过之,我看,一两篇佳作,是潘翁说得太少了。潘翁且先入座,也可先去玉枢阁中看看我的藏品
说话间,白衣少女迎面走来,问候道:“潘公!”
唐驸马见到姜濡,便与潘谷道别,回身迎接其他宾客,姜濡问候潘谷过后,殷切道:“日前到大相国寺拜望,却不巧碰上潘公已经休息,今日总算是见着了。”
潘谷呵呵一笑,“你那天送来的瀛洲玉尘,恰好跟壶梁紫松相配,我已制成六两紫玉光
这里边有尊师徐仲皓的一半。”
姜濡笑道:“潘公见面就说这个,倒显得我急切了,我拜望潘公,可不单单是为求墨的。
二人说着话,童子跟在后边,走向玉枢阁,有几名年轻人也上前问候。
众人欲结交潘谷,都是为了墨仙人制的墨品,不过在雅集既然沾了个雅字,鲜有人会当面索求什么。文人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