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两位都不是那种愚忠的人,知道该如何取舍。
果然,沉思了几分钟之后,王静轩最先说道:“总座,您说得对,这事儿事关兄弟们的前途,我王静轩不能坏了兄弟们的前途!”
周复也点了点头说道:“总做请放心,事情的轻重缓急我们还是明白的,但是有些事情我们也不能做得太过了,仅此一次!”
于学忠点了点头说道:“好,仅此一次!”
见周复点头,于学忠着实松了口气!
不同于王静轩这个参谋出身的军官,周复此人的来历可不简单,此人毕业于黄埔三期,资历摆在那里,比之王静轩还要老。
而且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时候,周复参加了镇压陈炯明部的阴谋叛乱以及平定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的叛乱,立有战功。
刚毕业周复就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秘书兼总政治部《三民周报》 编辑、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并参与创办东亚新闻社,后当选为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常务监察委员。
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周复罢读回国。随后受蒋委员长之命,在南京参与建立三民主义力行社(即中华民族复兴社,又称蓝衣社的核心组织)总部,任检查会常务检查、检查会书记,负责该社中央干事会工作,成为蒋委员长的心腹干将之一。
因此别看周复只是一个政治部主任,而王静轩却是一个参谋长,但实际上的情况是,周复在重庆方面的话语权远比王静轩要大,这事儿周复不点头,谁也奈何不了他。
好在周复是一个大局观很强的人,因此他并没有让于学忠为难,但是却也讲究原则,说出仅此一次的话。
有了周复和王静轩的点头,事情就好办多了,很快一封捷报就从苏鲁战区长官司令部飞到了重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