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国内火炮产量有限,国家外汇捉襟见肘,进口火炮的计划并没有全如人愿得以完成。
但即便是如此,1935年3月,武昌行营还是设立了炮兵整理处,专负整理炮兵之责。此时国军堪用的火炮共有457门,整理时按照炮种统筹编成,并补充器材、马匹。经过改订编制,划一炮种,裁汰老弱。
此外,国民政府在对现有的炮兵部队进行调整外,又编成独立炮兵第十七团及山炮第一、第二、第三营,野炮第四、第五、第六营。
李国耀原以为这次给他的应该是这些新编山炮营中的一个,但是当他领到人员和装备之后却彻底的懵逼了,什么狗屁山炮营,所谓的山炮营仅仅只有4门法制士奈德式75毫米山炮以及6门小口径的迫击炮。
他娘的,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加强炮连,距离一个整编的炮兵营差远了。
唯一让李国耀还算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山炮营的兵员还算齐备,从营长到炮手、观察手全都整整齐齐的,尤其是在看过这些炮兵的名单履历之后,发现这些炮兵都是老兵了。
随后一询问李国耀才知道,原来是不久前军委会又对各战区的炮兵进行了调整。先是将从德国买来的24门十五公分榴弹炮编成机械化重炮兵一个团,番号定为炮兵第十团。一切运动、指挥、观测均以汽车拖引,成为国民革命军中最新式的炮兵部队。
同时,又将第三十二师所属炮兵团划出,改编为独立炮兵第九团,辖野炮、重迫营各1个。不久,将野炮营划归师属炮兵,而将重迫营与独立重迫第一、第二、第三营,合编为独立步兵炮团。
又将广东省所属的28门法制士奈德式75毫米山炮重新编成炮兵第九团,又将部分炮兵部队连武器装备和人员全部调到武汉接受整编。
而李国耀麾下的这个山炮营所有的官兵原来全都是隶属于粤军,不久前才被调到武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