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同样如此,翁婿二人就这么挤开前面的人,朝前涌去。
进考场的头一关是搜身,大门口摆着一张大桌,这就是有名的尺头桌,后面坐在两个正七品的官员。
挤到桌头,查验了苏木和吴世奇的相貌,盘问了他的出身,然后,拿个银模子,蘸了朱砂、辛红,在两份卷子上骑缝过了印,丢给了二人。
这两份卷子上都印着红格,等进了考场,等到晚间考题下来,就可以将文章作在上面了。
这个时候,吴老先生已经瞌睡得睁不开眼睛了,整个人都处于混沌状态之中。
苏木也没有办法,只得将卷子接了,分别装在彼此挂在脖子前的考袋里面。
接下来,就是搜身了。明朝科举考试场规极严,对试前、试后、场内、场外,皆严立禁令。对士子夹带防范尤严,进场时进行严格搜检。为防止夹带,规定士子必须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皮衣不得有面,毡毯不得有里;禁止携带木柜木盒、双层板凳、装棉被褥;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须镂空,蜡台须空心通底。
会试不同于乡试,兵丁虽然也粗鲁,可毕竟都是举人老爷,倒也不过分。
搜了半天,这才禀了一声:“报,士子无夹带。”
两个官员其中之一一挥手,就放苏木和吴老先生进去,算是让他们入了龙门。
丙字考棚位于贡院正东面,很长,两列考棚加一起上百间,一眼也看不到头。
苏木的考舍考东朝西,吴世奇靠西朝东。
考棚后面种这一排荆棘,正值春暖花开,枝条上都顶着嫩黄色的小花,有幽幽香气袭来。
等到进了考舍,就有两个衙役过来将木栅栏关了,上锁,不到考试结束,任何人不得外出,考生这九天的吃喝拉撒都得在这里面解决。
若真有事,可拍挂在外间的那个木牌子,自然有衙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