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达到近代军事化的标准,同样是轻骑兵,明军骑兵的装备比10个乌克兰哥萨克骑兵还贵。
骑兵之后就是步兵,乌克兰重步兵很少,赫麦尔尼茨基还是把基辅周围所有的重步兵都聚到一起。
200多名穿这个哥特板甲,头戴牛角重盔,武装的跟铁罐头似的重步兵倒真让朱慈烺眼前一亮。
走过他们身边时,朱慈烺侧身问赫麦尔尼茨基,“国王陛下,这些都是你的士兵么?”
“那是当然。”介绍重步兵让赫麦尔尼茨基满心自豪,“明军有装甲车,我们有重步兵。”
身后的喀秋莎弱弱的来了句:“这么热的天,他们穿成这样,不热么?”
朱慈烺直接笑了,赫麦尔尼茨基悻悻一笑,赶紧岔开话题,“前边是轻步兵,他们才是野战中的中间力量。”
重步兵后就是轻步兵,轻步兵和朱慈烺在俄国见到的轻步兵没两样,他们的装备以锁子甲和链甲为主,到时那造型独特的十字戟、超长枪等武器让朱慈烺开了眼界。
“前边是我们的火枪手,我国军队的火器化标准还是很高的。”
步兵之后就是火枪手,正如赫麦尔尼茨基所说,乌克兰军队的火器普及率还是很高的,装备也是最整齐的,在军装上仍能看出有波兰风格。
“殿下以为,我国军队如何?”
“不错不错,铠甲厚重,刀矛光亮,无愧强军之名。”
朱慈烺言不由衷的称赞道,相比之下他还是觉得大明帝国的火枪手更像回事,乌克兰军队身上还有太重的游牧民族的随意风气,没有正规军的庄重感。
“我对我们的士兵有信心,不过要面对未来战争的需要可能还不够。”
朱慈烺道:“为什么不够?我看足够了。”
“不够,就拿贵国军队来说,贵国军队正面冲锋时呈分散阵型,步兵躲在装甲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