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脸上呼呼大睡。
他们是卫所兵,装备、军饷都是卫所兵的标准,虽然朝廷不拖欠军饷,可他们的士气还是提不起来。
兵部连年削减卫所兵的编制,保不准什么时候削到他们头上了,而且老百姓们虽然对士兵很有好感,在老百姓眼里士兵这个群体里绝不包括还穿着卫所兵装束的他们。
虎门炮台的守军每天就守着这堆比他们岁数还大的红夷大炮养老,等哪天兵部裁军裁到他们头上,他们拿了遣散费回乡干点什么。
虎门炮台外经常有出入的船只,他们早就看腻了,当炮台外的海面上传来帆船行驶的声音,他们看都懒得看。
但今天来的这支船队将做一件载入史册的事,这支英国船队顺风而来,船队以三艘五百吨的盖伦帆船为主,十几艘小船为辅,他们打着圣佐治贸易旗,说明它们是贸易船队。
这支来自英国的船队缓缓停泊在虎门炮台的近海,负责虎门炮台防守的把总懒洋洋的朝他们望了眼,没好气的嘟囔道:“洋鬼子这是要干啥,老李头放两炮把他们赶走。”
“哎,得嘞。”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卒马上招呼人手去搬炮弹,本就不多的炮弹还都在仓库里堆着。
炮台周围都是军事禁区,他们毕竟还是兵,当一天兵就得站一班岗。
十分钟后,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发炮弹冲出炮管炸在离英国商船10米的海面上,溅起的浪花刚好拍到了甲板上。
紧接着第二发炮弹冲出炮膛,这枚落点有点远,离英国商船足有30米远,但意思已经传达了。
再不走,灭了你!
英国船队旗舰的右侧船舷处,一名穿着英军尉官制服的军官正通过望远镜观察虎门炮台的守军,放下望远镜,他的白色皮肤上露出一丝厌恶。
他叫威德尔,土生土长的伦敦人,在英军中像他这样的尉官有几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