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叶儒回到文星私塾,成为了整个文星私塾的名人,毕竟这一阶段每个人都是在背诵《师说》一时间竟然成为了一种现象。
更有人借此创作出一首打油诗:要想科举考的好,叶儒《师说》不可少。
对于这种现象,叶儒也只有苦笑,毕竟也阻止不了,在休息了两天之后,叶儒开始着手准备发明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老板,拿十张宣纸。”
“一两一张。你要几张?”
在一家书店,叶儒对着老板问道。
“一两一张?以前不是十文一张吗?现在怎么这么贵?”
叶儒顿时瞪大了眼睛,惊讶的问道。
“你是外地来的吧?当初我们县叶童生在讲学时写下了一首名篇,因为大家争相传抄叶童生的作品《师说》,以至于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这叶童生,可真是个好人呐,我这店也跟着沾光,都给我儿子娶了一个媳妇了,如果我要见了这叶童生,一定得请他来我家吃饭。”
那老人提到叶儒,顿时昂首挺胸,带着一抹骄傲。
这是他们青云县的骄傲。
这一幕,让叶儒苦笑了起来,随后想起来一个成语,喃喃道:
“没想到韩愈先生的名篇这么受欢迎,竟然在这里看到洛阳纸贵这个现象……”